欢迎访问《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网站!
0311-85820679
首页 > 行业新闻

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提质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述评·职业教育篇

发布时间:2023-08-15 15:46:11 浏览量:0 作者:创始人

8月下旬,一条振奋人心的喜讯在职教人的朋友圈中迅速转发——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的方案获得了深圳市政府批准。这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首个世界一流建设方案。

3个月前,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要重点建设10所左右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

“中国立志做一流的产业,而一流的产业离不开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更离不开一流的职业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秋明踌躇满志,既有抓住发展机遇的欣喜,也深感重任在肩。确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职业教育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技术技能人才的历练中,人才培养特色日益鲜明,一步步迈向世界舞台中央,向全世界发出“中国职教声音”。

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现在司里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中南海向国务院领导汇报一次职业教育。”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同志透露。被频繁请到中南海的还有一众职教领域专家和职业院校的院校长,“现在职业教育工作被摆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成为大家的一致感受。

有为一定有位。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战略的出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急需大量实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主要供给者的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最让职教人的自信心“爆棚”的,要数4年前的那个夏天。2014年6月23日,新世纪以来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批示,417个字深刻回答了如何看待职业教育、办什么样的职业教育和怎么办好职业教育的重大问题。会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印发,李克强总理接见全体与会代表;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马凯分别讲话;会后,一系列落实会议精神的文件出台。如此高规格会议的召开,在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重视职业教育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特别是会后第二年开始设立的“职业教育活动周”,让社会了解职业教育,体验职业教育,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后,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刚刚分管教育工作,第一次到教育部调研,就专门考察了职业教育工作;4月,她听取了职业教育专题工作汇报,同有关专家座谈;5月,她出席职业教育活动周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考察4所职业学校,召开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一系列的活动安排显示出她对于职业教育的格外关注。“职业教育已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到了下大力气抓职业教育的时候。”这是孙春兰副总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判断。

有位激发有为。几年来,被摆到重要战略地位的职业教育迎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1.23万所院校,10万个专业点,2682万名在校生,每年培训上亿人次,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每年向社会输送1000万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3万多家企业与学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达到3000多亿元,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2017年10月,一个好消息从阿布扎比传回国内,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获得了15金7银8铜12优胜奖的历史最好成绩,并成功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正是近几年来职业教育的大手笔投入和超常规发展,让职业教育提质升级,职业院校焕然一新,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4342亿元,比2012年增加1022亿元。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打造了一批骨干学校、骨干专业,培训了一批骨干师资。除了专项投入外,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还先后就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作出规定,形成了职业院校经费稳定投入机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推进,大大提升了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职业院校将产业先进技术对职业岗位的关键要求融入专业教学标准和教学,提升了课程技术含量,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60多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近1300个职教集团,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现代学徒制等不计其数,基本形成了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新格局。

标准体系的不断健全也为提质升级提供了制度保证。教育部先后发布了766个新修订的高职专业目录、230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410个高职教学标准、70个职业学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和9个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形成了涵盖学校设置、专业教学、教师队伍等一系列制度和标准,从“参照普通教育做”走向“依据专门制度和标准办”。职业教育督导制度、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年度质量报告制度的建立,促使学校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着力提高办学质量。

教育之本在于育人,“服务人的发展”是职业教育近年来迈进的重要一步。按照“适应需求、面向人人、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新思路,职业教育打通断头路,推动“中高本硕”有效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不再“分道扬镳”。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构建在给技能人才更多成长空间的同时,也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服务社会贡献显著

2017年秋季,“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在社会建设展区,一幅图片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图片上方,一台机身上印着“中国二重”字样的模锻压机十分吸引眼球,图片下方6个头戴安全帽的小伙子正在认真听着师傅的讲解。这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学习8万吨航空模锻压机的操作。

该学院党委书记司徒渝介绍,10年前,中国二重受命建造世界最大的8万吨模锻压机项目,学院与中国二重共同实施“与项目同步”人才培养计划,重大项目建成,技术技能人才上岗,一举解决了“世界之最,谁来操作”的难题。

和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样,各地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成为挑起制造业升级大梁的核心力量。为配合“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十年行动纲领的实施,2016年12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编制并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优先保证十大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同时加强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的培养。另据统计,在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中,新增从业人员有70%来自职业院校,成为契合产业升级、发展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

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利用优质职教资源开展精准扶贫,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又一成果。2017年,东部省份职业院校组团援助中西部地区,“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覆盖的中西部省份达到了10个,招收中西部学生12万人。同时,中西部省份职业院校也开启了省内自助模式,通过院校联办专业、高职帮扶中职、中职延伸服务等形式,补齐“人才木桶”短板。各地职业院校还逐渐形成“专业支撑+产业扶贫”模式,聚焦贫困地区产业精准发力,一方面援建贫困地区急需专业,为产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为贫困地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服务“中国制造2025”,通过协同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以技术优势服务传统产业转型;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教育推动校企、校际合作,促进区域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科技兴农支撑体系,成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主阵地;服务脱贫攻坚,以“技”为武,阻断贫困……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菜单”日渐丰富。

合作发展走出国门

在宁波一所职业院校的实操间内,45位学生正在德国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精密机械加工领域的“实战”训练。学生们正“手握”德国经验,对接“中国制造2025”。

这是我国对标国际标准、办开放职教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的东风下,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以工匠精神为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活力。

“引进来”是职业教育补短板的重要经验之一,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输入职教体系、学习先进课程,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向国际标准看齐。随着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步伐加速,职业教育在“走出去”上也取得重要突破。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快了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地处“海上丝路”始发站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全国唯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为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训了1700多名产业界、教育界官员和院校教师,与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联系。在遥远的西非,中非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学院落地贝宁共和国,高职院校海外办学正式拉开序幕。

“这里的设备、环境都和我们学校的‘鲁班工坊’一样。”在2017年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电脑鼠走迷宫”国际邀请赛上,泰国学生尹杰对“电脑鼠”操作驾轻就熟。

尹杰所说的“鲁班工坊”是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又一张亮眼名片。自2016年在泰国建成首家之后,“鲁班工坊”在欧洲、非洲、中亚等地紧锣密鼓地陆续落地。根据当地特色及优势,各地“鲁班工坊”各有分工,为当地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更有周边国家的学生慕名前往求学。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配合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在赞比亚实施职业教育办学试点初见成效,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走出国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10多个国际组织,与我国开展了交流合作,加快脚步推出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双向互动势头强劲,成果丰硕。

事实上,扩大开放,早已被列入了我国职业教育在新时代下的发展“菜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职业教育只在自己家里搞不行,还要跟各国加强联系,既学习借鉴,也承担责任帮扶不发达国家,实现开放办学。”教育部职成司司长王继平信心十足。

当前,已有2300所高等职业院校、300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在经教育部审批的2500余个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中,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合作项目多达900余个。职业教育国际办学已经帮助越来越多学子走出国门,为我国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更多方法,让职业院校学生享受更多元的教育与机遇。

伴随着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将持续拓展,国际化道路将越走越宽。(翟帆 樊畅 见习记者 杨文轶)

来源:中国教育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