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力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苏晓星;税国双;1-5
基于复调视野的“中国法律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朱潇;6-9
精准思政视角下“生药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李海花;韩峰;何小溪;李春霞;10-14
专题研讨
高校博雅课程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
张志刚;陈姝桦;黄涛;15-18
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中科教融合育人新模式探索——以电子科技大学“脑智明珠”计划为例
罗程;权凌;李文远;19-22
高校加强“双碳”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杨妍;张忻;23-26
精准思政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李新;高仕宁;王莹;27-30
新时代独立学院精准资助育人策略的研究
王明照;31-35
新时代高校法治建设率先突破路径研究——从行政法视角分析
刘颖;36-39
机械工程专业实践环节课程培养目标的达成评价方法探究
纪小刚;钱善华;俞经虎;40-43
网络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孙逸敏;44-47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探索——以江苏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为例
崔渊;高倩;陈祝洋;48-51
壮瑶医药海外教育推广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广西壮瑶医药海外基地为例
翟阳;李铭;郑光珊;罗艺徽;52-55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评价标准的构建及学科具象——以计算机学科为例
杨林;杨广军;56-59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国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黄明俊;张美茹;60-63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以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群为例
高志玲;李妍;64-67
基于CIPP理论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研究——以高等职业学院检验专业为例
范颖;郑珍;牛文华;68-71
教改创新
面向新工科建设的“牵引供电”课程科教融合式教学改革
刘秋降;吴命利;霍静怡;72-75
“两性一度”视域下“构造地质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策略研究
平贵东;巩磊;王海学;76-79
口腔医学专业“手部技能训练”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
郑燕;曾常茜;80-83
以问题式教学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思考
许佳;84-87
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的消防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邵翔宇;杨会双;王健;潘荣锟;88-91
矿物加工“分子模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究
柯宝霖;李显波;92-95
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为例
李沐;喻思思;李成;96-99
探索与实践
船海学科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为例
孙延超;秦洪德;王卓;100-103
高校课程思政融入实践教育的探索与研究——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
辛凤;卿梦霞;赵斌;104-107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吴勇川;张志宾;谢宗波;戴荧;那兵;108-111
教学创新路径探索研究——以“酒店运营管理”课程为例
陈涵;罗东霞;112-115
康复治疗学专业“运动科学”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王晓玲;黄佳;谢秋蓉;陈倩倩;江征;116-119
特色引领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物流企业运营实训”课程为例
周雪艳;谢逢洁;任翠萍;孙瑞芬;120-123
新形势下高职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段兴中;徐佳;124-127
应用型高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张培;128-131
教法研究
项目驱动的研究生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以航空智能制造专业学位培养为例
胡俊山;方金荣;田威;132-135
“互联网+教育”时代高校线上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刘佳佳;王雅涵;孙祥栋;136-139
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线教学探索与体会
任玲;杨永红;何成奇;李利娟;140-144
“四史”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理路探析
侯莲梅;145-148
项目式教学在“药学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常文强;王小宁;149-152
“土壤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以土壤磷为例
邱兰兰;贺山峰;153-156
“化学海洋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张盼盼;汪婧;纪志永;157-160
CBL教学结合模拟诊疗在中医儿科见习中的应用
杨惠;黄婷;戎宽;161-164
学生教育
新工科背景下“非晶合金”课程思政建设
黄永江;李隽;刘钢;165-168
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探索
方贵盛;王红梅;169-172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探讨
王前;乔燕燕;173-176
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思政工作的实现——以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为例
郭笑鸽;177-180
价值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改革探索
丁莹莹;181-184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研究
张俊叶;赵军华;于飞;185-188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坛》18年01期目录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坛》23年7月27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