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立德树人视角下“微电子器件”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钟志亲;李小红;1-4
研究型大学口腔医学长学制双班级导师制度实施探索
纪伟;杜霄;孙为;5-8
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工程数学”创新教学方法探索
李雪芳;9-12
专题研讨
面向创新的“海洋药物综合实验”项目化教学探索
周燕霞;侯俊峰;苗晓庆;13-16
“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
王军霞;郭艳凤;17-20
PBL教学法在西藏高原科研思维培训中的应用
张晓宇;达娃卓玛;陈秀梅;21-24
“工程伦理导论”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李凯;张方圆;于爱兵;25-28
非洲法语区硕士留学生课程体系优化探讨——以道桥渡学科为例
王晓明;张久鹏;彭寒笑;29-32
“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网络教学改善对策研究
孔德文;孙立山;窦雪萍;33-36
集成电路产业电子材料复合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卢向军;张勇;谢安;37-40
教改创新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畜产食品工艺学”课程为例
程妮;张颖;高慧;曹炜;41-44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教学改革——以“智慧渔业”课程为例
罗国芝;谭洪新;张铮;45-48
“高分子物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刘丽莉;代波;马雪;李鸿波;49-5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黄西娜;赵四海;53-56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及探索
桂清文;蒋红梅;王霞;57-60
基于新工科的“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
李志刚;张运兴;王同文;61-64
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研究——以“机电传动控制”课程为例
王尧;周小龙;孙雪梅;65-68
农业高校“气象学”课程定位和改革思考
牛建龙;陈国栋;梁雪齐;69-72
选修课目标导引多元化综合考核改革实践——以“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课程为例
胡知临;王晓伟;门金凤;鲍萍;73-76
探索与实践
“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范莉莉;王佳;武丽杰;77-80
基于问题链和翻转课堂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地震波场与地震勘探”课程为例
张红静;张华;肖昆;81-84
新工科计算机专业赛教融合教学的探索
姜思羽;陈雪佩;李宇耀;宋鹏飞;85-88
新时代青年教师科教相融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夏水鑫;郑时有;89-92
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中贯彻动物福利理念研究——以“生理学”课程为例
邢江娃;李轩领;李生花;93-96
新时代西藏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土木工程材料”为例
金建立;宗永臣;吕光东;97-100
“一带一路”背景下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叶道星;宋文武;熊斌;101-104
基于“岗课证”融通的高职教学改革探索——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为例
张洁;105-108
“双一流”建设中高校教师业绩评价体系研究——四维度基础上的系统性重构
邹晓玫;109-112
新升本科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研究——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为例
王妙;王小梅;王玉明;113-116
教师分类管理视角下智慧校园人事管理系统建设
黄冰;田宏达;117-120
教法研究
住培中多专业学科联合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研究——以皮肤肿瘤诊治为例
王鸣;杭菁;121-124
BOPPPS模组在导弹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黄敏;朱传伟;斗计华;施文辉;125-128
热力学三大定律混合式智慧教学方法研究
陈明星;齐静;贾光瑞;129-132
基于OBE理念的“勘探地球物理”课程教学探究——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陈豪;龚飞;吴海枝;裴燕如;133-136
“以学为中心”的“自然地理学”高校创新课程设计
王肖惠;王龙升;137-140
基于复杂网络的系统工程教学模式的探究
颜伟;张振政;李美燕;141-144
基于OBE理念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以心脏超声教学为例
张夏静;宋烨;梅将军;145-148
以工程为背景的“房屋建筑学”教学建设与实践
贾艳东;孙志屏;张旭;149-152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刘晓莉;周虹;153-156
基于超星平台的BOPPPS教学模式运用——以“人体运动学”课程为例
杨兰;157-160
学生教育
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借助线上平台构建研究
吴高璇;范倩;161-164
面向高层次技能人才需求的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研究
余建国;王素立;周鹏;165-168
高校招生考试监督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震;169-172
军民两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为例
竹文坤;晏强;貟朝乐;173-176
高等教育国际化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黄文卫;吴锟;177-180
建筑消防技术专业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张俊芳;韩大伟;楼征恺;181-184
旅游类专业学生景区顶岗实习满意度调查研究——以三亚Q景区为例
徐绍玲;杨昌尹;刘宏兵;185-188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坛》23年6月26期目录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坛》23年7月28期目录